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-寒冷與冷漠的差距? (第3/7页)
格外拘謹,也與街上輕鬆穿著短袖的挪威人顯得格格不入, 但她原本預想的擁抱沒有出現,連一個笑容都顯得勉強。 母親推開門走進餐廳,兩人坐在靠窗的位子,桌上擺著一盞玻璃燭台與白色餐巾。 他們各自點了主菜,然後就是一段不自然的靜默。 「這裡的天氣還可以吧?」母親先開口。 「嗯,滿舒服的,十六度左右,白天也很長。」 她努力找話題:「妳之前有來過 Fantoft 那邊嗎?那邊很安靜,宿舍房間還不錯。」 「有一兩次路過,不常去。那裡學生多,但離市中心有點遠。」母親淡淡地回應。 接著她又問:「妳學校開始上課了嗎?」 「後天開始。系上安排得很密集,但我還蠻期待的。」 「嗯。」她點頭,「妳喜歡就好。」 此時餐點都各自上齊了。 奕可笑容卻稍微僵了一下。 「我那個主修老師是丹麥人,聽說好像挺嚴格的,不太會給學生好臉色。」 她試著用比較輕鬆的語氣轉換氣氛,「但可能對我來說也不錯啦,逼我成長。」 母親抬眼看她一眼:「那妳就盡量學,既然來了。」然後又是一句簡短結束的話。 她其實很想聽見類似「妳一定做得到」這種話,即使平常不說,她也知道自己從小就特別渴望母親的肯定。 但她知道,在這張桌上,這不會出現。 「妳這陣子很忙嗎?」奕可試著換個方向問。 「嗯,夏季比較滿,最近幾場都是戶外演出,這週剛從 Kristiansand 回來。」 她翻過菜單,眼神掃過酒名,「等下還要去拿個譜。」 「那……還會再飛歐洲其他城市巡演嗎?」 「德國跟荷蘭各有一場,九月才開始。今年已經有刻意把工作排少一點,因為想陪你爺爺奶奶多一點。」 媽媽簡單回答,喝了一口水。 奕可沒再多說,卻突然很想問一句:那我現在還算是妳的家人嗎? 但話卡在喉嚨,卻吞了回去。 吃到一半時,母親說:「以後妳有空可以常來家裡,但我不會太常打擾妳,妳應該有自己的生活。」 這句話聽起來合情合理,卻像冷風擦過心頭。 飯後,母親去結帳,動作俐落,一如她向來的習慣,不等奕可開口提起AA。 走出餐廳時,街道已經亮起路燈,夜風輕輕吹過,她開口說: 「我可以自己搭輕軌回去,不用送我了。」 母親點點頭,沒多說什麼,只說:「那就好,天晚了,路上小心。」 兩人站在路口分別時,她終於忍不住看了母親一眼。 「……我會常聯絡妳的。」 「嗯。」母親點頭,語氣平靜,「有需要什麼就傳訊息給我。」 然後,她就轉身離開了。 奕可站在街角,看著母親的背影慢慢融進夜色裡。她感覺自己剛剛經歷了一場對話的幻覺,好像說了很多,卻什麼也沒留下。 她開始懷疑,自己真的能把這裡當作「家」嗎? 開學的第一週來得比她預想得更快,且更難熬。 音樂學院的課表排得很滿,每週都有一次的個別課、重奏課外加大樂團合奏課、另外還有爵士和聲及編曲課。 她的主修老師是一位來自哥本哈根的中年男教授,金髮微亂,戴著圓框眼鏡,總是神情冷峻。 他的名字是?ystein,大多數學生都會直接叫他 ?y教授. 第一堂個別課,他讓她吹了一段她最擅長的《Giant Step》,才剛吹完沒幾句,他就舉起手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